曹淑敏:合同节水管理实践探索与展望
2019-01-10 10:09    

  一、合同节水管理实践探索

  近年来,水利部综合事业局开展合同节水管理工作,主要有五方面做法:

  一是以问题为导向,加强政策研究。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节水工作,围绕构建水资源管理、经济结构、工程技术和行为规范四大体系建设,全方位推动节水工作,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不断提高,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我国的节水工作主要以政府为主导,单轮驱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节水型社会建设总体进度还不适应水资源水环境形势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治水思路,在发改委环资司、全国节水办的支持指导下,从2015年开始,水利部综合事业局从如何搭建政府与市场同时发力、更加有效发挥市场作用推动节水角度出发,组织精干力量,开展了合同节水管理相关政策研究。在项目研究和试点实践的基础上,配合发改委环资司、全国节水办起草了《关于推行合同节水管理促进节水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该意见由发改委、水利部、国税总局联合印发。目前综合事业局正在研究节水量参与水权交易的可行性和路径,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更好地为全国节水办做好技术与管理支撑。

  二是以技术为支撑,建立技术标准体系。为规范和保障合同节水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按照全国节水办要求,综合事业局积极研究相关技术标准需求,在调研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涵盖管理、计量、评估等方面的合同节水管理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并牵头起草编制《合同节水管理技术通则》《项目节水量计算导则》《项目节水评估技术导则》3项合同节水管理国家标准和《公共机构合同节水管理项目实施导则》1项团体标准,现已正式颁布。

  三是以试点为抓手,创新节水新模式。综合事业局以北京国泰节水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为平台,选定不同领域开展合同节水管理实践探索。其中,河北工程大学作为公共机构类试点,项目已运行三年多,综合节水率达46%以上,预计合同期满节水量900多万吨,节约水费将超过4000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天津护仓河作为水环境治理类试点,经过项目治理和持续维护,水体感官得到明显改善,水体黑臭基本消除,至今未出现大规模暴发蓝藻现象。项目由第三方机构定期对护仓河水质进行监测,数据表明,护仓河水体主要污染指标得到明显改善,达到考核标准,环境效益明显。

  四是以宣传为手段,扩大社会影响力。为广泛宣传合同节水管理模式与成效,不断提升公众对合同节水管理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形成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管水的良好社会新风尚,综合事业局配合发改委环资司、全国节水办重点围绕落实新出台的《意见》,邀请了部分省市发改和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节水服务企业代表、试点项目用户代表进行交流研讨。通过《人民日报》《中国水利报》等主流媒体,对合同节水管理试点项目进行深度跟踪报道,并对《意见》进行解读与宣贯。《中国水利报》已刊发两期两个整版报道,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分别对多个试点项目进行了现场报道,社会反响良好。

  五是以协会为平台,推动产业发展。为加强合作交流,推动合同节水产业健康发展,以科技推广中心和国泰节水公司为主体,组织成立了“全国合同节水管理技术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和“中国水利企业协会合同节水管理专业委员会”。目前,会员单位上百家,涵盖了不同领域节水技术、产品等创新型企业和科研单位,联盟和协会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推动了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和节水企业的发展。

  二、合同节水管理工作体会

  在合同节水管理探索实践中,我们充分认识到:

  推行合同节水管理是落实新时代治水思路的有力举措和重要抓手。合同节水管理为社会资本投入节水改造提供了有效激励,满足了社会资本的趋利性要求,畅通了节水技术改造的资金渠道,调动了用水户节水技术改造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激发了市场节水内生动力,由过去的“要我节水”变成“我要节水”,是运用市场机制促进节水的有利举措和有效途径,是新时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将助推节水工作快速发展。

  合同节水管理模式解决了长期以来靠政府单轮驱动、节水技术推广集成效率低、长效管理机制缺位等问题。合同节水管理主要通过市场行为解决用水户节水改造建设与运行管理资金不足、节水技术分散等问题,是节水管理机制创新的体现。它以公司化运营和市场化运作为核心,集技术集成与融资于一体,整合社会资源,推动节水产业投资和技术推广,实现了节水投资多元化、节水服务市场化、节水技术集成化和节水管理长效化。

  合同节水管理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和推广价值。据全国节水办不完全统计,全国16个省在公共机构、高耗水工业、水环境治理、供水管网漏损治理等领域实施了60多个合同节水管理项目,特别是在高校实施的合同节水管理项目成效明显,极具推广价值。上海、福州等管网漏损项目也取得了明显的节水效益。在不同领域、不同地域的成功案例证明,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和推广价值。

  三、合同节水管理工作展望

  下一步,综合事业局将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治水思路,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总基调,配合全国节水办做好合同节水管理以下工作:

  一是协助全国节水办推动在生态文明示范区、节水型社会试点示范区、节水型城市选择公共机构、公共管网、水环境治理等领域开展试点,总结试点经验,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合同节水管理模式,以点带面推进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在重点领域的实施。

  二是继续开展合同节水管理配套制度研究及相关标准的制定。围绕合同节水量参与水权交易、高校合同节水管理制度体系及节水奖励机制、第三方技术评估制度等开展研究探索,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加强外部约束和激励,激发节水内生动力。

  三是多角度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通过网络媒体、报刊杂志、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合同节水管理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增强全民节水意识。借力水利部干部人才教育培训平台、全国合同节水产业创新联盟、合同节水管理专委会两大行业组织平台开展技术与管理培训,积极营造推行合同节水管理的浓厚氛围。

  四是完善行业自律机制,推广先进技术。充分利用合同节水管理专委会平台,建立完善行业自律机制,推动节水服务产业有序发展,制定节水服务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方案,开展优秀节水技术及节水产品评选活动。积极推动建立联盟的信息共享平台,支持联盟成员单位和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加速先进适用节水技术与市场对接,进一步引领带动节水服务市场。

  经过三年努力,合同节水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同时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需要各类公共机构、企业、金融机构和新闻媒体等各方面共同努力。综合事业局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整合有力资源,按照水利部的工作部署要求,积极协同各有关省市,全力推进合同节水管理工作。

主办: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   承办:北京乐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网站联系电话:010-6320524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二条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京ICP备14010557号
进入无障碍阅读